心靈連線AgapasFamily
Instagram專頁: 心靈連線AgapasFamily
Agapas Family

心理輔導 x 精神健康 x 職涯規劃 改善個人、伴侶、家庭等情緒壓力問題 心靈連線為愛家培旗下服務,理念為以行動的愛回應時代的轉變,以愛建家,以人為本👨👩👧👦以新媒體和服務接觸人群,婚姻諮詢與戀愛保健療癒情緒、輔導與治療修復成長的創傷和重置、職業導向與規劃人生尋找職場使命,為您建立家庭核心價值(5H)健康Health💪🏻喜樂Happiness❤️和諧Harmony💕聖潔Holy💎家庭Home🏡 #你說我聽 #和自己和解#來一場與心理輔導師的約見 Instagram專頁: 心靈連線AgapasFamily (ID:@agapasfamily_soul) 點擊專頁了解更多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gapasfamily_soul/
人生經歷無數的不愉快事件,難免累積很多負能量,你有幾多掉進情緒陷阱的認知偏差呢?(下)
Agapas Family
(6)放大與縮小(Magnification and minimization) 通常你會不會誇大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而感到錯誤、恐懼呢?,你誇大了它們的重要性:“天啊!我做了一件錯事。無彎轉,真係慘!”。 通過放大鏡來看你的錯誤,使它們看起來比真實中的嚴重得多。 縮小則發生在你對自己的評判和認知上,你會不自覺低估、貶低自己的水準和能力。 (7)情緒化推理(Emotional reasoning) 推理邏輯陷入怪圈,比如“我感覺崩潰絕望,我的問題肯定無法解決”;“我是一個廢物,所以我一定會把事情攪彎”;“我沒有做好這件事,肯定是我能力不行,以後也不能做好這件事了”。 然而,很多事情並沒有你想像中複雜,解決起來不費什麼力氣。 只是你的情緒一直在欺騙自己,引導自己誤入歧途。(8)“應該”模式(Should/shouldn't and must/mustn't statements)“應該”本來是鞭策激勵自己的口號和信念,但長期習慣這口頭禪,則會適得其反。 無形中的壓力會讓自己產生厭煩和抵觸的情緒,最終會感到灰心喪氣和動力的完全喪失。 (9)亂貼標籤(Labeling) 對自己的認知完全傾向於負面,用錯誤來樹立自我形象,貶低自己的能力和水準。 同樣,在衡量別人時,也選擇以錯誤為標準。 這樣不僅使自己陷於苦惱,也容易激發與別人的矛盾、破壞人際關係。(10)罪責歸己(Personalization and blaming) 盲目地將一切過錯歸結到自己身上,這種思維是負罪感的來源。 就算毫無根據,你的心理也會假定自己應該為某一消極事件負責,從而產生內疚和緊張的壓迫感。 最後當您感到疑惑時,可以向協會諮詢。協會的宗旨: 愛家培家庭關懷協會主要為服務家庭的心理健康,從事心理諮詢、輔導和治療服務和專業培訓,以及社區公益課程;幫助個人成長,改善人際關係,提升生活品質,建造幸福家庭。"愛家培Agapas"——以行動的愛去關懷香港的家庭,我們的宗旨就是以基督的心為心,服務您們! 若有任何煩惱都可以Inbox我們,尋求深入的解決方法,愛家培提供育兒指南、心靈輔導,情緒輔導及婚戀諮詢,有興趣可以Inbox育兒諮詢師,了解更多。 💡#心靈連線 #agapasfamily #心靈輔導 #情緒輔導 #婚戀諮詢 #人生規劃 #職場 #家庭 #精神治療 #父母 #母親 #媽媽 #小孩 #學生 #扭計 #鬧脾氣 #育兒方法 #育兒 #多手打人 #破壞王 身教 #育兒教養諮詢 #性格分析 #親子關係諮詢與指導
人生經歷無數的不愉快事件,難免累積很多負能量,你有幾多掉進情緒陷阱的認知偏差呢?(上)
Agapas Family
非此即彼(非黑即白)(All-or-nothing thinking)(1)非此即彼(非黑即白)的思維方式傾向於用一種極端的、絕對的標準來評價自己或他人。 它使你無法接受任何錯誤,即使是一點點瑕疵,也會讓你覺得自己完全輸了,你會深刻懷疑自身的價值。 (2)以偏概全(Generalization)思想上以極度地概括某種情況,並且不論具體情況將其推廣。 你會武斷地認為,一件事,特別是不愉快的事情,一旦發生了,它就會在你身上反復發生。讓你沉浸在焦灼與恐懼中,不能自拔。 (3)心理過慮(Psycho-filtration) 總是從任意情景中選擇一段消極細節,進而仔細思考、反復回味這段細節。 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,消極會不斷強化,最終使你把整個世界都看成是消極的。自我認識也變得消極、低沉。 (4)否定正面思考(Disqualifying the positive)日常生活中,常常無視積極體驗。 不僅如此,還會又快又准地把積極體驗轉化成了噩夢般的消極體驗。 不斷地對自己的優點和情緒潑冷水,不斷地對別人的讚美和肯定感到質疑,認為自己相當的差勁,生活自然就變得很淒慘。(5)妄下結論(Jumping to conclusions)你自認是讀心術大師,常常通過直覺,認定其他人都不喜歡你或是認為你很差勁,因此深信不疑,甚至不願去檢驗自己。 並且,別人細微的反應都會觸發你的敏感,引來不必要的擔心。 若您繼續知道情緒陷阱的其他思維,請看下週帖文。協會的宗旨: 愛家培家庭關懷協會主要為服務家庭的心理健康,從事心理諮詢、輔導和治療服務和專業培訓,以及社區公益課程;幫助個人成長,改善人際關係,提升生活品質,建造幸福家庭。"愛家培Agapas"——以行動的愛去關懷香港的家庭,我們的宗旨就是以基督的心為心,服務您們! 若有任何煩惱都可以Inbox我們,尋求深入的解決方法,愛家培提供育兒指南、心靈輔導,情緒輔導及婚戀諮詢,有興趣可以Inbox心理諮詢師,了解更多。 圖文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mF-ewFyGzT/ 💡#心靈連線 #agapasfamily #心靈輔導 #情緒輔導 #婚戀諮詢 #人生規劃 #職場 #家庭 #精神治療 #父母 #母親 #媽媽 #小孩 #學生 #扭計 #鬧脾氣 #育兒方法 #育兒 #多手打人 #破壞王 身教 #育兒教養諮詢 #性格分析 #親子關係諮詢與指導
藝術培養我的生命養分
Agapas Family
小編及插圖:Jenny Li 感官的發展先於高級智力的發展,根據皮亞傑(Jean Piaget, 1896 - 1980) 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:二歲至七歲的兒童正在發展感覺、運動及心理象徵系統。若能在此階段進行藝術教育,讓孩子在音樂、律動、色彩中學習成長,將促進他們體能、智能、社交及語言等各方面的改善,幫助他們保持心理和情緒健康。藝術的世界無分對錯,只有感受。只要誠實表達了自己內心世界的作品,就是好作品。犯了錯也不要緊,不斷嘗試,總能找到自己內心滿意的答案。小編曾在學畫的過程中,因不滿意作品效果,而撕爛了整張畫紙,當時,我的繪畫老師語重心長地告訴我:「永遠不要撕爛自己的作品,逃避解決不了問題,只有珍惜每一個錯誤,才能從中得到經驗,從而成長。」從此,每一幅作品都會被我珍藏起來,哪怕無人欣賞,我也能從中得到滿足感。在藝術的世界裡,我學會了自尊自愛。「藝術無用,僅是錦上添花。」有多少家長有這種想法?又有多少孩子因這種想法而放棄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?但世界上最珍貴美好的事物,往往都是看似無用的,如每日呼吸的空氣、每天飲用的水、一聲問候......這些在我們戰戰兢兢追逐成績和事業的過程中被忽視的「無用之物」,卻一直在默默滋養著我們,讓我們成長為健康快樂的人,藝術的作用也是如此,讓人在不知不覺中,從中汲取多種養分。 💡#心靈連線 #agapasfamily #心靈輔導 #情緒輔導 #婚戀諮詢 #人生規劃 #家庭 #父母 #多元藝術智能 #視覺藝術#立體思維 #個人成長 #語言智能
藝術為我創造了未來的學習能力
Agapas Family
小編和插圖:Jenny Li 今天香港學生的生活:經歷完整整一天語文、數學、英語等學科的輪番轟炸,放學後又再去補習班強化偏弱的科目,背著沈重的書包,大腦塞滿各種資訊與知識,回家吃飯、做功課、洗澡、玩手機,然後就去睡覺,沒有太多時間與家人或同學傾談心事。這種生活與學習,表面似乎充實,實質忙透了,時間表密密麻麻,家長為了子女履歷表上,課外活動那欄不至空白;就努力安排子女參加藝術活動的時間。似乎對大部分學生及家長來說,藝術活動只能在不影響成績的前提下玩玩,若投入太多,將影響主要科目的學習,因此,藝術是次要的、可有可無的、甚至是浪費時間的。但事實當真如此嗎?小編是香港某大學文學士視覺藝術畢業生,從小到大,我從繪畫上得到了深層次的心靈滋養,甚至,繪畫對我主要科目的學習大有幫助。因為繪畫的訓練,我的三維想像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,在做數學的圖形題時,顯得得心應手,班主任留意到,於是讓我當小老師,利用自修課的時間教大家如何畫畫,那時我才知道,並不是所有同學都能輕易地在腦海構成立體影像。而這只是其中一點好處,繪畫的能力也可以利用在生物課上,有助於臨摹細胞圖或動物解剖圖;還可用於語文科目,提升對文字的畫面想像力,及感受力,正所謂「詩是盲人畫,畫是啞巴詩」,繪畫與文學是相通的,甚至任何藝術形式之間都是相輔相成的。💡#心靈連線 #agapasfamily #心靈輔導 #情緒輔導 #婚戀諮詢 #人生規劃 #家庭 #父母 #多元藝術智能 #視覺藝術#立體思維 #個人成長 #語言智能